甘肃省庆阳市地方志,正宁县志[乾隆]十八卷 刻本 (清)折遇兰纂修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
折遇兰,字佩湘,号霁山,清山西省阳曲县(今山西省古交市)人。自幼天资聪颖,饱读经史,科举考试中“联捷科第一”。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考中进士,为清代大儒,曾任礼部尚书、《四库全书》总纂纪昀(纪晓岚)的门生(《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七《姑妄听之三•三十一》中说:“门人折生遇兰,健令也。曾官安定令。”)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首任正宁知县,随后继任甘肃会宁知县,不久暂知静宁州,后续任湖南浏阳、广东普宁、广东揭阳知县(乾隆五十年〔1785年〕任。〔按〕:系《年饶府州》称据《阳曲志》),到处皆有善政。
折遇兰笃学工诗,著作有《看云山房诗草》二卷(山西省图书馆藏嘉庆十七年刻本)、《折霁山稿》(山西省图书馆藏乾隆二十九年看云山房刻本)等,书法自成一体,以楷、隶名世。清代诗人袁枚赞为“山右风流第一人”。因积劳成疾,故于揭阳任上,年仅50岁。
折遇兰在正宁知县任上,重农植树,修缮城池,重建书院,兴利除弊,政绩斐然。不到二年,“民安治理,士沐薰陶,津津乎誉著”“功懋一时”。他于公余之暇,精研旧志,深憾其缺而不备,乃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焚膏继晷,远绍旁搜,费灯残笔秃之力,耗精殚虑竭之才,撰次校对,皆出一人,竟二月之功,遂成新志,于翌年付梓成书。该志十有八卷,编为六册,凡十四余万言。
折本《正宁县志》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体例完备。该志属纲目体架构,总分为天文、地理、建置、祠祀、田赋、官师、献征七大纲,下再细分为星野、沿革、形势、山川、古迹、胜景、风俗、物产、城池、公署、驿传、学校、兵防、里曱、仓庾、桥道、坛庙、赋税、户口、经费、职官、名宦、人物、忠节、乡贤、孝义、烈女、文学、方技、流寓、仙释、选举 三十二目。序、图、表、志、传、记、录几种体裁齐备。全志以纲率目,以统驭分,归属得当,层次清楚,各得其宜。第二,材料丰富。作者在编写中,除依据残缺不全的旧志外,还参以清《庆阳府志》,佐以《周礼》《礼记》《汉书》等历代史书典籍不下几十种,并征以乡老之口碑资料,使正宁“上下数千年沿革建置之纷,山川人物之备,风俗土产之别,政教祥眚之征,莫不灿若列眉,了如指掌”,为使我们清楚了解这块先辈生于斯、长于斯的古老热土的悠 久历史留下了弥足珍贵的丰富史料。第三,语言约赅。全志三十二目、十四余万字,平均一目为四千余字,可谓笔墨经济。最短的《方技》目,仅为一百余字,语言简练可见一斑。从具体运用语言角度而言,作者在叙事、状物、议论当中,惜墨如金,显示出娴熟地驾驭语言的精巧艺术。如作者在《地理志•胜景》中描述泰山的一段文字——“在县西南一里,一峰秀起,蓊郁青苍,上建青帝祠,古桧干霄,苍松蔽日,北环罗水,东拱琴峰。扪萝至绝顶,望东西两川,恍如匹练,四顾冈峦出没,螺髻隐见,俨入图画中。”语言清丽雅致,不见雕琢,但诗情画意,迎面扑来。读之一点也不逊于晚明时期归有光、张岱等人的小品散文。特别是他的诗作,平和冲淡,哀而不伤,乐而不淫,洋溢着渴望建功立业、一展抱负与热衷田园、恬然自适相交织的情怀,具有强烈的艺术 感染力。第四,述而有论。“述而不论”是中国传统志书的规范和风格,即作者的观点要巧妙地隐藏起来,使读者在仔细阅读后经思考自然而然得出结论。也就是所谓的“春秋笔法”。折遇兰在志中琵琶反弹,丝毫不隐瞒观点,在开篇和篇后都要生发一番议论,可谓爱憎鲜明。按他本人的说法就是“于目后断其是非,于纲后论其得失,以为补偏救弊之助”。这些议论,发自一位封建士大夫对正宁这方水土、这厢百姓的拳拳眷恋之心。一些言论,鞭辟入里,至今发人深省。如正宁通陕西的道路,明代后因“塘汛废弛,商旅裹足不前,通衢化为榛莽”,正宁县“物价腾翔,且数倍于前矣”,作者屡次和陕西三水县公函往来商谈,但“未有成议”。于是浩叹:“一路之通塞,岂亦有数哉?”这不正是200余年后的今天,我们积极打通进入陕西之公路,并以此加快经济发展的先声吗?又,作者鉴于罗川有河水之利,但难以利用,自责自己“有利而不能兴,将何言以谢父老?”这种情系苍生、关心民瘼的自励精神,今天对于我们仍然有强烈的激励作用。又,作者提出的把庆阳划归陕西省的提议与庆阳市现在积极融入西安经济圈从而加快发展有异曲同工之妙。等等,不胜枚举。
客服 QQ: 766556009(微信同号)
购买流程: 联系客服 → 沟通确认 → 微信或支付宝付款 → 邮箱或QQ在线发货 如果没找到您想要的县志或资源也可联系客服帮您代查找、代下载,中国县志网7×24小时竭诚为您服务!
扫一扫加QQ 扫一扫加微信
上一篇: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志(清道光版)二十二卷 李从图纂修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
下一篇:甘肃省陇南市直隶阶州志(清乾隆版)林忠纂修 毛琪麟续纂修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