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河南省周口市市地方志
书名:民国太康县志
卷数:全书共十二卷附加首一卷
作者:杜鸿 宾修刘盼遂纂
版本: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
格式:彩色高清PDF电子影印版
大小:33.36 MB
页码:417页
太康县境开发约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原始社会太昊伏羲氏都宛丘(今淮阳),地属太昊伏羲氏都畿。 夏时地属豫州境。夏初属戈地。《左传》杜预注:戈在郑、宋之间,即今太康一带。 商仍属豫州。西周时属陈国《史记•周本记》:周灭殷,武王封舜后裔妫满于陈,都宛丘(今淮阳),境属陈国邦域。春秋,周敬王四十一年(前479年)楚灭陈,地属楚国。 战国,秦王赢政二十三年(前224年)始置阳夏县,属颍川郡。秦统一全国后仍沿旧制,县属颖川郡。 西汉初,属颖川郡。高祖七年(前200年)分颖川郡置淮阳郡,十一年(前196年)置淮阳国,封子友为淮阳王。武帝时废国为郡,以汲黯为淮阳太守。宣帝时复置淮阳国,封子钦为淮阳王。阳夏均为其属县。东汉初,属豫州淮阳国。光武年间并固始县(《史记•项羽本记》注:固始即固陵,在宛丘县西北四十二里)入阳夏县。章和二年(公元88年)改淮阳国为陈国,阳夏属之。献帝建安二年(197年)袁术遣盗杀陈王宠,陈国废为陈郡,阳夏属陈郡。三国时属魏豫州陈郡。魏明帝太和六年(232年)封曹植为陈王,是为陈国,后曹植子志徙封济北,陈复为郡,阳夏属之。晋,属豫州梁国。晋惠帝分梁国立陈国,阳夏属之。南北朝,刘宋,属豫州陈郡。南齐,属豫州北陈郡。北魏,属梁州。太平真君七年(446年)阳夏县并入扶沟县。太和十二年(488年)复置阳夏县。武泰元年(528年)置阳夏郡,郡治雍丘(今杞县),县属郡辖。东魏,属梁州阳夏郡。隋初废阳夏郡。文帝开皇七年(587年)改阳夏县为太康县,属陈州。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太康县为匡城县。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李密举兵于此,遂废匡城,复置太康县,属淮阳郡。唐,属河南道淮阳郡。太宗贞观元年(627年)扶乐县(今太康城西18公里有扶乐城故址)并入太康县(扶乐为西汉故县,东汉光武时封刘隆为扶乐侯,后又废扶乐国为扶乐县,晋,将扶乐并入阳夏,隋开皇十六年复置)。五代、后梁时属东京开封府,后唐,属陈州,后晋、后汉、后周时均属东京开封府。 北宋,属开封府,徽宗时属拱州。拱州本开封府襄邑县,崇宁四年(1105年)建为州,州治今睢县西。大观四年(1110年)废拱州复为襄邑县,政和四年(1114年)复为州,宣和二年(1120)年又废州为县,太康重隶开封府。 金,属南京路开封府。 元初,属河南行省南京路。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南京路为汴梁路,县属之。明,属河南开封府。 清初,沿袭明制,仍属开封府。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陈州为府,太康改属陈州府。 中华民国,初属河南省开封道。民国16年(1927年)裁道分区,太康属第三行政区(豫东行政区)。民国20年政区重划,太康属第七行政区(区治淮阳)。抗日战争爆发后,太康于民国27年沦陷,日伪盘踞县城,国民党太康县政府迁往县西大新集,民国34年日本投降后回城。自民国33年起先后建立芝圃(县北开淮公路西)、庆华(路东)、淮太西(淮阳、太康、西华各一部)、扶太西(扶沟、太康、西华各一部)、鹿淮太(鹿邑、淮阳、太康各一部)、安平(鹿邑、淮阳、柘城、太康各一部)6个边区县政权,后相继撤销。民国37年建立太北、太康两县,分属豫皖苏区第一、二专署,次年2月合并为太康县,属淮阳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政区不变,仍属淮阳专区。 1953年淮阳专区撤销,属商丘专区。 1958年开封、商丘两专区合并为开封专区,太康属之。 1961年开、商两专区分治,复归商丘专区。 1965年增设周口专区,后改为周口地区行政公署,太康县归属周口地区至今!
客服 QQ: 766556009(微信同号)
购买流程: 联系客服 → 沟通确认 → 微信或支付宝付款 → 邮箱或QQ在线发货 如果没找到您想要的县志或资源也可联系客服帮您代查找、代下载,中国县志网7×24小时竭诚为您服务!
扫一扫加QQ 扫一扫加微信
上一篇:河南省周口市《道光太康县志》八卷 戴凤翔修,高崧纂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
下一篇:河南省周口市《民国31年太康县志》十二卷 谢延祉纂 郭成章修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