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志导航 / Navigation
华东 >>
江苏县志 [431]
台湾县志 [9]
安徽县志 [210]
江西县志 [322]
福建县志 [181]
上海县志 [81]
浙江县志 [436]
山东县志 [435]
华北 >>
内蒙古县志 [26]
北京县志 [73]
天津县志 [26]
山西县志 [316]
河北县志 [392]
东北 >>
黑龙江县志 [34]
吉林县志 [37]
辽宁县志 [79]
华南 >>
海南县志 [21]
广东县志 [238]
广西县志 [108]
西南 >>
四川县志 [308]
贵州县志 [110]
云南县志 [130]
重庆县志 [68]
西藏县志 [44]
西北 >>
陕西县志 [291]
甘肃县志 [107]
青海县志 [5]
宁夏县志 [17]
新疆县志 [61]
其他资源>>
文史类 [30]
书画类 [0]
宗教类 [1]
医学类 [0]
周易类 [0]
地理类 [102]

重修京口八旗志(民国)爱仁纂修 江苏省镇江旗营PFD电子版地方志下载
重修京口八旗志(民国)爱仁纂修 江苏省镇江旗营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
价      格:¥ 10.00
30天售出:18
书名 古籍名称 所属地区 所属省份
重修京口八旗志 重修京口八旗志(民国) 镇江市方志网 江苏省方志网
点击在线交谈 无需注册会员,可联系微信/QQ:766556009直接购买!
[VIP及以上会员专用下载地址,普通会员和游客请直接点击购买按钮]

商品详情
发布时间2022-07-06 20:20:52

QQ截图20220706202826.jpg

 江苏省镇江市重修京口八旗志   六卷   抄本   爱仁纂修   民国十六年[1927]  

重修京口八旗志》,是江苏省镇江市的地方专志,重点内容是镇江的旗营资料。 它是研究镇江清代历史的主要资料,是丹徒县志的补充部分。

八旗驻防是清代分遣八旗兵到各地安营扎寨的一种建制。镇江地处险要,是全国近百个驻防点之一,清初即开始驻防,先为汉军八旗,顺治十二年(1655年),镇海大将军石廷柱统率八旗官兵驻扎镇江;顺治十六年(1659年),镇海大将军刘之源驻镇江,以城内西南隅为八旗屯兵之所,大致位于今斜桥街、弥陀寺巷、山门口街及健康路社区一带;康熙十三年(1674年),以汉军三千驻防京口,最高长官为将军;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裁汰汉军,拔江宁驻防八旗蒙古兵1692名驻防京口,最高长官改为副都统,此后成为定制,直至清王朝灭亡。

汉军八旗以汉人为主,自然为汉姓,本文所称京口驻防八旗,指的是由江宁(今南京)移防京口的蒙古八旗,绝大部分出自蒙古部落,最早采用的是蒙古姓氏,如敖汉氏、奈曼氏、札鲁特氏等,另有极少数满族。这些驻防官兵携家带口长期生活在镇江城内西南隅,俗称旗人,人口最多时达上万人。清朝统治者把这些旗人与当地汉人区隔开来,一方面是显示征服者的姿态,对人数众多的汉族居民行使监视之责,防范汉人随时可能发起的叛乱或突然袭击,同时也是为了保持八旗军的独立性,防止旗人汉化。不过,让清朝统治者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旗营毕竟不是自我封闭的城堡,旗人日常生活里免不了要与当地居民打交道,随着双方在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沟通增多,这些旗人及其后裔如同之前的少数民族征服者一样,走上了逐渐汉化的道路,越来越多地融入汉文化之中,其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采用汉姓。本文拟就京口驻防八旗旗人采用汉姓的大致过程、整体概况作些简要概述,其间或有疏漏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京口驻防八旗旗人汉姓始于何时?

据《重修京口八旗志》记载,京口驻防八旗首任副都统为寇戈,蒙古族,布尔哈沁氏,汉姓卜,意味着在蒙古八旗进驻京口之初,就已有人采用汉姓。其实,这并不奇怪,早在旗人入关之初,就有人开始采用汉姓。

不过,在蒙古八旗进驻京口之初,旗人采用汉姓并不普遍。《京口八旗志》记事止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笔者注意到,其中记载的京口驻防八旗早期人物,不少仅有蒙古姓氏而没有汉姓。这一时期采用汉姓的,多为接触汉文化较早的官吏或研习汉文化较深的文人,如积福,汉姓柏,字培斋,《京口八旗志》记载他“好读书,手不释卷”;伊成阿,汉姓刘,字退斋,《京口八旗志》记载他“耽经史,善草书,工诗”;燮清,汉姓项,字秋澄,正黄旗人,《京口八旗志》记载他“工书画,善琴棋,尤好吟诗”。

京口驻防八旗官吏、文人的后代不少繁衍成族,沿袭了他们的汉姓,带动越来越多的旗人采用汉姓。以庆云一族为例,庆云,字书五,杭阿坦氏,京口驻防蒙古镶白旗人,父伍永额,汉姓赵,庆云沿袭父姓,子国澍、国贤、国鼎、国璋、国富、国炳、国裕,孙廷启、廷继、廷铨、廷康、廷元、廷光、廷益、廷椿等,曾孙延龄、延熙等均采用汉姓赵。其他如清瑞家族(正白旗人,汉姓艾)、春元家族(镶红旗人,汉姓怀)、清祥家族(镶红旗人,汉姓杨)、魁昌家族(正黄旗人,汉姓向)、延清家族(镶白旗人,汉姓柏)等,基本上也是这种情况。这些家族或因军功,或因仕宦,或因科举,在京口驻防八旗中颇具声望。

京口驻防八旗旗人汉姓知多少?

随着与当地居民交流沟通增多,以及对汉文化的了解加深,越来越多的京口驻防八旗旗人开始采用汉姓,在官吏中尤其普遍。以《重修京口八旗志》记载为例,历任协领共计24人,其中18人有汉姓;历任佐领共计85人,61人有汉姓。

《重修京口八旗志》记事至民国初年,书中所载京口驻防八旗中后期人物,几乎都有汉姓,甚至有的只有汉姓,原来的蒙古姓氏反而失载,如咸丰年间死于太平天国战事的董善德,辛亥光复时为乱兵所杀的那康元、柏三揣、佘复之、何文惠等,这些人均为普通旗人,可见当时旗人采用汉姓之普遍。

旗人所采用的汉姓,既有张、王、李、赵等常见姓氏,也有敖、朝、怀、那等稀见姓氏。那么,京口驻防八旗旗人采用的汉姓到底有多少呢?由于缺少这方面的专门统计资料,笔者只能从《京口八旗志》、《重修京口八旗志》记载的人物来收集这方面的资料,据初步统计,两书收录的旗人汉姓有:艾、敖、巴、柏、白、班、包、鲍、卜、朝、陈、常、邓、董、鄂、傅、高、耿、顾、关、郭、海、韩、何、赫、洪、胡、花、怀、黄、金、克、李、刘、柳、罗、马、那、纳、任、沙、佘、施、石、宋、苏、孙、陶、王、魏、文、吴、向、项、杨、余、袁、张、赵、郑、周、朱等62个姓氏,能够收入志书的旗人毕竟只是少数,因此这些旗人汉姓显然不可能是全部,真实数量应该会有更多。

辛亥革命后旗人普遍冠汉姓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中华民国建立,旗人的社会生活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最大的变化当数政治经济特权的丧失,有些旗人甚至衣食无着,生活凄惨。另一方面,虽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提出“五族共和”、“五族一家,无分满汉”,但是长期累积形成的民族偏见、隔阂不可能一下子消除,在辛亥革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旗人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有些人甚至把对清朝统治者的愤怒发泄在旗人身上,镇江在辛亥光复的过程中,就发生了滥杀旗人的恶性事件,《重修京口八旗志》记载了多名辛亥光复时为乱兵所杀的旗人。

为了自保,旗人普遍选择了采用汉姓、更改旗籍为民籍,有的甚至更改了自己的民族身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收藏有民国初年各地旗人呈请冠姓、更名、改籍的大量有关文书。京口驻防八旗旗人改籍有的是就地改为民籍,如将京口驻防旗籍改为丹徒(镇江)籍,这些旗人也因此由世代客居的旗民成为落籍居民,一些在外地任职或生活的京口驻防旗人后代则在当地落籍。有的旗人甚至逃离祖辈世代驻守的旗籍地,改名换姓,刻意隐瞒自己的民族身份,生活于广大汉人之中,如近代学者、古文字学家罗君惕的祖父就属这种情况,其祖惠元,本姓那,辛亥革命时为京口驻防左翼协领兼护理都统,眼看清王朝大势已去,弃官携家避难泰州,改姓罗,后代遂以罗为姓。据统计,今镇江地区常住人口中,籍贯为镇江的蒙古族人口为1200人左右,不仅远远低于京口驻防八旗人口最盛时期,也少于经历太平天国战事之后的旗人数量,这与民国初年旗人遭滥杀、外迁和更改民族身份不无关系。

 

虽然不排除有少部分人由外地迁来,今镇江地区常住人口中的蒙古族,主要还是京口驻防八旗旗人后裔。这一点从他们的籍贯就可以看得出来,今镇江地区常住人口中的蒙古族绝大部分籍贯为镇江,正好印证了民国初年京口驻防八旗旗人大规模落籍为民的历史,这些蒙古族人口包括艾、敖、巴、白、柏、班、卜、曹、常、车、陈、程、笪、戴、丁、法、范、方、房、丰、冯、付、傅、高、龚、顾、关、郭、韩、郝、何、赫、洪、胡、花、怀、黄、纪、姜、蒋、焦、金、靖、居、克、郎、李、郦、栗、梁、廖、林、刘、柳、卢、陆、罗、吕、马、毛、孟、莫、倪、潘、秦、屈、任、桑、沙、沈、盛、施、石、时、史、宋、苏、眭、孙、汤、唐、陶、万、汪、王、韦、魏、文、吴、武、夏、向、项、谢、辛、徐、闫、严、杨、姚、殷、尹、余、虞、袁、臧、翟、曾、张、章、赵、真、郑、周、朱、祝、邹等110多个姓氏,与《京口八旗志》、《重修京口八旗志》收录的旗人汉姓对比,虽然数量远远多于后者,但有的旗人汉姓已找不到,如包、鲍、朝、邓、董、耿、海、那、纳、佘等,意味着这些汉姓旗人的后代要么更改了民族身份,要么迁往了外地。

客服 QQ: 766556009(微信同号)

购买流程: 联系客服 → 沟通确认 → 微信或支付宝付款 → 邮箱或QQ在线发货
如果没找到您想要的县志或资源也可联系客服帮您代查找、代下载,中国县志网7×24小时竭诚为您服务!

QQ图片20220607105411.jpg  QQ图片20220607105411.jpg

扫一扫加QQ                                            扫一扫加微信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

上一篇:重修金坛县志(民国版)十二卷 冯煦纂修 常州市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

下一篇:重修毗陵志(咸淳版)三十卷(宋)史能之纂修 常州市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